今年以来,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成为行业最关注的话题之一,各地接连公布纳入的门店名单。实际上,新政策对药店的影响,不仅普通社会药房们会有利弊考虑,此前执行享受过双通道政策“福利”的专业药房们,也深深感受到要在好政策下拿到发展红利,并非易事。
门诊统筹,让更多药房看到希望
“零售门店纳入社保统筹,机遇肯定是大于挑战。”
尹剑锋认为,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对药店来说是一个机遇,因为原来门诊统筹只放在医院,只有部分叫特定门诊的药店才能享受门诊统筹,这个基数非常低。以东莞为例,全市仅有30多家,几乎每个镇街就一家,能服务到的人特别少,最后大部分还是落地医院。
“我们出国考察过,研究过日本欧美一些制度,其实他们医院备的药,一是急救药品,二是住院用药。除此之外门诊类药品,原则上是放在院外药房去完成的。”可以看出国家现在政策方向基本上与上述逻辑是一样的,尹剑锋希望,除了这两类药品之外的其他门诊类药品,都能导到社会药房,减少医院压力。
“医院可能需要配备30人管理这些药品,如果只是急救药品、住院药品之外全都流到社会药房,医院可能只需要10个人就能把药房工作解决了。”
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,上述受访者认为这是对国家医疗分级管理的一个补充,既减轻了公立医院的压力,也让医保基资金的运用更有效率。小病在社区门诊或社区药店自我诊疗解决,只有大病才到医院。
对零售药店来说,尹剑锋认为,零售药店会成为一个高效使用医保基金的流量入口,能承接使用医保资金的这些药店基数多了,服务群众盲点少了,一改过去只有通过医院或极少数的特定门诊,才能实现报销的繁琐状况。
工业也可以通过零售药店,强化品牌塑造,有更好触达消费者的场景,也促使工业下沉社区,了解消费者真实需求,以期改良产品,扩宽服务的业务范畴。
政策虽好,警惕苦日子加剧
零售门店纳入门诊统筹,对于很多社会药房来说,似乎看到了未来希望,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。
尹剑锋虽也看到这一新政策导向,但基于过往他们双通道药店的执行情况,他认为,这两个对药店有直接影响的政策,某种程度上有着类似性,必须冷静对待这些政策。
以东莞地区为例,实际上现在双通道执行效果并不好,同行们都在摸索,东莞的现状是大家都在争取做,但又是小范围试点,都不敢一下子放得太开,怕失控。一方面自己摸索经验,另外也希望在全国有一两个标兵做出榜样了,直接仿效少走弯路。
“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后,且不谈当下处方外流难的问题,一旦处方外流成功,药店必然面临专业度问题,很多药店过去以OTC为主,对每个病种的专业度,自然比不过工业企业。如果顾客到店几次,感觉店员很不专业,门店很可能就失去这类顾客了。如何让消费者感受到在享受与专业医院差不多的专业服务,是未来药店工作一门大课题。”
其次是品类管理问题,也是品种的竞争。与双通道药店类似,门诊统筹政策落地,其实最难的仍是药店虽有政策支持,但拿不到工业品种。
尹剑锋说道,“过往双通道药店最难的是品类不全,很多连锁压根就拿不到某类药品,而实际情况是药店必须去争取达到一定的配比。反过来,如果品种数量不达标,也就难以达到双通道药店的标准,容易被取缔资质。”据悉,某地药店拿到双通道资质,要签署合同,同时必须保证药店有20%的双通道药品配备比例。
很多工业的品种路径是有限制的,一些社会药店更难配齐产品,消费者到店后买不到他们想要的产品。如何与工业沟通,取得跟医院一样的产品,成为希望承接新政策的连锁们一个比较大的难题。
诚然很难,但对于双通道、门诊统筹等新政策,尹剑锋表示他们肯定会积极去拥抱。“这些政策出台,执行到位对零售药店还是利好的,东莞国药现在积极的与相关部门沟通,争取得到更多名额。”
门诊统筹下,专业药店盈利方向在哪?
对于普通社会药房来讲,成为门诊统筹药店之后,一旦处方实现外流,他们需要在普药的基础上,去丰富自己的处方药品类,以期满足顾客需求。而对于专业药房来说,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更难解决。
专业药房与之相反,他们需要在处方药为主的经营状况下,去找寻支持药房生存下去的增量产品,但现实是不少地区DTP专业药房、双通道药房,只能售卖规定的药品。
据尹剑锋了解到的情况,“有些DTP药店只有4%利润,很难养活一家店。我知道的就有两三家药店,在这个政策下,每年亏100多万,长期以往亏损,自然长久不了。”
尹剑锋指出,专业药房大多数都是在医院旁边,尤其是DTP专业药房。这类药房不应该只售卖规定的药品,而应允许它是一个多元化的药房,不能像以前只为了做特药而做特药。纯粹做特药的DTP药房,在国谈趋势下,已经很难盈利和生存。
单纯做DTP药房,按照现在这个状况,除非能做到很大量,不然基本上都是亏本。但如果可以加上一些其他品类补充,不说可以赚取更多利润,至少可以让专业药房以低标准维持正常运营。
“医院附近人流密集,我们有能力承接一些院内处方、掉标的医院常规用药、医务产品,这些相对毛利会高一点,有这些产品补充,可以让专业药房更加容易存活。”尹剑锋说道。
综上所述,他认为一味禁止,并不利于行业发展,各地连锁们,尤其是有社会责任感的龙头连锁们,应多深入与当地相关部门交流,协商一种利于药店长远发展和便于消费者的发展模式。
另外,他补充说道,其实不管是DTP药房,还是传统社会药房,都不得忽视慢病管理,在药店纳入门诊统筹趋势下,做好慢病愈加迫切。
尹剑锋强调,做慢病一定需要时间沉淀,需要用一个平常心,不要带着一种功利心去开展慢病服务,真心把这些慢病患者当做家人一样去服务,将心比心,患者感受到店员的真心,信任你,对药店的粘性会更大。
但现实是,当下很多连锁开展慢病管理,功利性强,要求见效快,赚钱快。基于这一认知,东莞国药针对性在慢病管理上做了调整,为做长期成效,他们对店员的考核方式做了调整,不以成交额作为考核指标。
“我只要一个考核,就是你一个星期每天跟多少个慢病患者沟通,满意度多少,要是带上销售任务,慢病专员就有功利性了,只要把药和服务做好,利润自然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