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企职场人都应该看到的一封信——理性面对减员、正确认识自己。
减员年年有,近年特别多。据同花顺iFinD数据,2022年,国内442家医药上市公司,有116家药企进行了人员调整,缩减人员总数3.965万人。
而一些MNC药企,动辄就是全球几千人的调整,由于中国雇员人数相对较多,影响也更大。减员,已经成为行业人不可回避的话题。
公司的一次架构调整,落到每个人身上就是职业的重新开始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某司某个团队的Leader,为自己曾经的弟兄们曾写下这样一段话:
大家早!公司组织转型基本告一段落。无论是否留在组织,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新的旅程。这段时间大家都不太容易,我也接到了很多同事的电话,探讨职业选择和未来的规划。和大家一样,我也面临选择,今天我简单分享自己个人的体会。
每个人要深刻理解大环境,中国医药改革短期内不会结束,也就是说我们这代人的大多数,会在不断地折腾中完成职业生涯。今后,在职业选择中,很难像之前的老同事那样,在一个公司干几十年到退休。变是必然的,是新常态。现在的组织不变,可能你上岗了一段时间就会变,在以后的职业规划中,一定要有变的思维和心态,以“变”的心态应对万变。
02聚焦自己的专长
我一直强调,要让自己成为行业的人才,做一个行业的leader,不能只盯着公司的业务,聚焦外部才会成长。这句话或许现在大家理解得更加深刻了。作为医药行业的职场一员,以后需要两种类型人才——“专”和“宽”。
“专”包括疾病治疗领域的销售、市场,和一些偏“技术性”的岗位,尤其是创新药品;“宽”包括多元化渠道和多职能的岗位,以及衍生出来的和大健康相关的服务性岗位,就像多功能瑞士军刀。每个人要审视自己的专长在哪里?结合职业规划,做“专”还是做“宽”?
03公司及平台的选择
平台很重要,但是不要给自我设限,随着医疗的深入改革,外资和内资一定是趋于统一的,无论从国家政策还是市场规律看,以后不会允许出现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业务模式。现在大家已经感受到内外资差异在减少。外资、Biotech、传统药企三种类型的企业是当今的主流,都有各自的挑战和优势,不能一概而论。当然,在具体的岗位选择中,要综合考量公司、老板、团队、文化、权力职能等。
04平衡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家庭情况
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,职业发展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,而非全部。遇到岗位要掂量一下,是否和家庭的整体规划匹配,包括工作时间、地点、收入等等,要和家人充分的沟通交流,取得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很重要。有事儿不要自己扛,更不要让爱我们的人担忧。
05跟随自己的内心
尽管前面做了那么多理性的分析,但是不管什么样的原则和主义,最终还是要跟着自己的心走,心随我动。缘分很奇妙,无论在哪里,我们都会遇到命中注定的有缘人。大家一起做点有意义的事情,人生的美好大致就是如此,心怀感恩去面对未来。
暂时没有岗位的人会有好长的时间享受独处的时光,正好静下心来陪陪家人,充电放松,顺便想想自己的下一站,有拿不定主意的,我也非常愿意一起探讨。我一直坚信我们队伍的每个人都是行业的人才,多多比较下外面的机会,“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”!祝愿我们每个兄弟姐妹,富足喜乐、心想事成!
以上的勉励中肯而实际,被优化这件事只有经历过,才不会觉得可怕。无论是公司架构调整还是减员增效;无论是经营转型还是更换血液,作为当事者,一定不要因为“被裁”而自我否定、失去信心。
公司开展人员优化的原因各种各样,即便是因为这个岗位公司不再需要,也不代表自己的能力不被认可、自己的努力没有意义。相信优秀的你依然优秀,这个事件只不过是生活中正常的波折。
当医药行业变得极不确定,能争取的争取,该接受的接受,对自我有正确的认知,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,你会发现更多未知的精彩!
来源:赛柏蓝